青春上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市教委财务处、重庆交大学生处负责人  作客《老师来了》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214

帖子

8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0: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大学新生入学指南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时,各路学子已纷纷准备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此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幸运儿们,他们是对新环境最期待也是最陌生的一群人,为了让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9.21日到9.25日市教委联合FM96.8重庆之声《老师来了》节目通过五期节目对大学新生入学重要关注点进行梳理和帮助,节目分为心态篇、学习规划篇、政策资助篇、职业规划篇、人际关系篇,节目中邀请权威高校老师与学生代表作客直播间,主持人与嘉宾通过贴近学生的语言样态与生动的故事科学合理的分析大学生当下入学面对的问题并提供解决之道。
《老师来了》本期直播主题:大学新生入学 政策资助篇
本期嘉宾:

杨仕国  重庆市教委财务处副处长(右)
付桂玲  重庆市教委财务处干部(中)
黄亚凝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左)
前言:又到九月,又一批大学新生离开家乡、告别父母涌向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新鲜、美好、幸福、感动足以成为温暖一生的记忆。你是时代的骄子,你是父母的骄傲。但是,你是否留意过你已经不再年轻的父母,他们欣喜的面庞背后那种沉甸甸的心情。“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都别乱花。”的确,这是句老话,但是想想老爸老妈,再想想这句老话,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中完成学业的同时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时又能够申请到助学贷款,拿到奖学金、助学金?得到勤工俭学的机会?
1、重庆市教委对于大学入学新生资助的政策?
自1998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健全了涵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从资助形式来看,对大学入学新生的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其中,解决学费问题以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高校、社会力量设立的奖助学金,可作为补充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标准为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应贷尽贷;国家助学金标准为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覆盖面约为在校学生27%。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比如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定。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一次性补助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标准为考取市外高校的特困新生每人1000元,考取市内高校的特困新生每人500元。
今年,我委联合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对被一本批次录取900名建档贫困家庭新生每人资助6000元,资助总额540万元;继续开展“金秋圆梦”助学活动,资助512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每人3000元,资助总额153.6万元。
2、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和学生申请情况目前进展如何?
今年,我市已有117,172名学生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80,968万元。根据助学贷款工作流程安排,目前正处于高校录入回执阶段,回执录入工作将在10月10日结束,预计贷款将于11月中旬全部发放到位。
今年我市市属高校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工作已全面布置,市属高校共有国家助学金指标174,890名,秋季学期助学金资助金额25357.5万元。目前,各市属高校正在进行国家助学金申报、评审组织工作。
3、2013年增加了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教育助学金项目,2015年是否还有?情况如何?
2015年我们继续开展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教育助学金资助项目,对接受全日制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资助。按《重庆市三峡移民高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办法》规定,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教育助学金资助项目将执行到2020年。2013年,全市共有6875名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687.5万元;2014年,全市共有5627名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562.7万元。
目前,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教育助学金资助项目正在申请过程中,申请表须由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企业主管部门认定审查盖章并由区县移民部门审核后,于10月15日前寄(送)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10月30日前将在校就读证明寄送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请广大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学生抓紧时间办理,特别提醒学生未按规定时间申请、寄送材料视为自动放弃当年资助资格,下学年仍符合资助条件者可继续申请。
4、高校“绿色通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这个政策如何帮助到同学们?如何申请?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5、每年重庆教委都在开展“金秋圆梦助学行动”,这个项目同学们申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申请?
我委开展的“金秋圆梦”助学行动资助对象是已获得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没有得到其它公益资助的大学新生。资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在同等条件下,烈士子女、孤儿、残疾人家庭、低保户、重病家庭子女优先资助。
申请“金秋圆梦”助学活动资助的学生须本人填写《2015年“金秋圆梦”公益资助申请表》(可在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下载专区内下载),并准备相关材料(复印件),具体包括生源地贷款合同、高校录取通知书、家庭户口复印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证明材料(低保证、残疾证、家庭成员住院证明、家庭遭受重大灾害证明等),将申请表和相关材料交原就读的学校(高中)初审,学校将材料送区县教委复审;区县教委要按照资助条件进行复审,复审通过要在区县教委公开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的资助名单由区县教委汇总表报市教育基金会终审。终审通过后,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将资助金直接存入受助者银行卡中。
6、同学们有哪些渠道能够得知市教委与各个学校提供的申请奖、助、勤、贷这些政策?
我们要求各高校在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录取新生和家长知晓各项资助政策;今年高考前,还向高中学校高三学生印发《致广大应届高考考生的一封信》,全面宣讲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确保高校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解除家庭经济困难考生的后顾之忧。此外,各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印制了宣传展板,市教委和各高校网站上也对政府和高校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宣传。
7、2015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贵校,该怎么办?
很高兴能有机会走进直播间,坐在这里通过电波和大家交流。刚刚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应该说问出绝大多数2015年考入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和新生家长的担忧和焦虑。这点大家大可不必太过担忧,学校是绝不会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
首先,在每学年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为暂时无法缴清学费的困难新生开通“绿色通道”,让他们顺利报道入学。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即可通过我校的“迎新网”提出绿色通道的申请。现场报到时,由学院经办老师核实情况,实时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即时完成缴费手续。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然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针对新生,我们也有一些特别的资助措施。比如:“温暖新生大礼包”,教材资助等。每年我们学校为新生中的孤儿、残疾学生以及突发灾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准备了“温暖新生大礼包”,里面包括了一个书包和整套的床上用品,价值在600元左右。同时,还为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新生减免一学期的教材费,为孤儿新生免除在校4年的教材费,还有中秋节慰问。
8、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哪些资助项目?
我校的资助项目“国字头”的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等等;学校设置的项目主要有:明德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质量奖、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奖、困张绍中先生奖学金、北京中交路通百万奖学金、良和建设奖助学金、深圳校友会“助航”助学金、重交沥青砼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几十余项资助项目,资助金额从200元至10000元不等。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每个资助项目的资助条件、办理时间不一样,在评定时均会有专门的通知。
其实,家庭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积极、努力的学习,就一定不会让家庭困难成为自己求学路上的拦路虎,反而会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去年,我们学校大概就有4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不仅得到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或者励志奖学金,最高的资助金额达到了12000元。
9、贵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相关资助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和准备什么样的材料?
学生需要提供的是如实填写并盖了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通过班级民主评议后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申请各项资助项目。我们学校对于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
10、贵校在资助学生的过程中有哪些突出优秀的典型代表学生?
(1)我校获得2012年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陈增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来自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小时候还受了很严重的烫伤,因此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他一共接受过6次手术。但是他一直都有个“桥梁梦”,所以,2007年他考入了重庆交通大学,进入桥梁专业学习。连续四年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连续两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保送同济大学研究生的机会,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我校硕士研究生。他科研能力非常强,在重庆交通大学学习期间,该生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银奖;挑战杯科技大赛二等奖;获中英创业大赛国际第三名;全国数模二等奖等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在投和发表7篇,申请和授权专利3项,参与和负责国家课题多项,参编教材3部。先后参与或负责近500座桥梁的加固、检测和健康监测等工作。2014年,该生在人民大会堂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其所负责的团队获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该生虽然家境贫困,但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他先后组织同学们捐衣捐物,赴贵州基慈小学、重庆百花小学等多所学校帮扶和资助数十名贫困学生;组织“少管所送关怀”等诸多献爱心活动。此外,他还为基慈小学申请了加拿大国家教育基金约合4万人民币。2014年,该生收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多所名校的录取意向,最终他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全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郭国和,他是2002年考入我校道路工程专业的一名河南农村学生。他家庭条件不太好,所以一入校,就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获得了助学金。他自己本人也以高中的学习劲头刻苦学习,大一结束,成为了专业300余人中第一名。因为他的优异表现,他获得了我校90级道路专业肖文师兄的资助。这一资助就是三年。郭国和觉得既然自己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更不能辜负学校、师兄和父母的期望,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加努力进取。他觉得学校、师兄对我的帮助不是我应该得到的。那么,我得到了,我早晚应该转让出去。道理很简单,我的收获应该建立在我付出的基础上。想想学校几万人,肯定有生活比他更困难的学生。所以,他在二度被推荐为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时,将机会让给了其他家庭困难的同学。上研究生以后,时间宽松了些,郭国和就想为更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滚雪球”的方式将爱心传递下去。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带领下,这些年来受过各种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已经开始在经济上资助,学业上帮助、生活上关注更低年级师弟师妹们。后来,在同济大学读博士期间,郭国和觉得要想让母校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应该充分的利用校友资源。校友是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公共资源,有人打理,凝聚的力量超出想象;没有人理会,就是一盘散沙,因此需要有人牵头创新整合、团队协作,所以,他和师弟们发起建立重交学子在同济大学的校友群,并于2011~2012年陆续和校友们发起建立上海、北京、河北、湖北、四川、云南等10多个地方的校友群,成员的群名片规范化管理,方便校友在第一时间知道年级、工作单位(专业)、性别、姓名等信息,这样省去了很多新人询问基本信息的时间,提高交流效率。同时,除了把生活贫困、学习努力的师弟师姐引荐给高年级师兄师姐来资助,也为有志于到其他名牌大学读研读博深造的同学传递考研信息、导师信息(“重庆交大校外研友互助联盟已经连续4年,从最初的20多个人发展到了现在200多人),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为部分求职、招聘的校友牵线搭桥,互通有无。2014年4月下旬,在上海校友会尚未成立之时,运管85级曾德明师兄我们发起为市场营销13级黄念募捐的倡议,动员全国校友约200人、募捐约7万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如今,全国各地校友基本上都有了校友群,大部分交流效果不错。正如上海校友会会长王祥师兄所言,校友会是校友沟通交流的平台、是联谊欢乐的场所、是互助合作的家园、是同母校沟通的桥梁。
(肖文师兄从1999级到2012级,至今已经坚持15年,受助学生20余名。现在肖文师兄又积极推动深圳校友会“助航”基金的发展,力求一种“互助、爱心传递” 的理念来帮助更多的困难学生)
11、申请了相关资助后,对学生有没有什么相应的要求呢?
我校积极探索并打造“双线资助”理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物质帮扶”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帮助”。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重点加强对学生以下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诚信。诚信既是申请资助的前提,也是资助育人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校特别重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建有学生诚信电子档案,将学生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和其他诚信行为记录在案。对于获取资助后,一旦发现学生材料弄虚作假、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学校予以取消资助资格。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开展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活动,
(2)顺利完成学业。
(3)感恩。
《老师来了》本周节目早知道

播出时间
节目主题
访谈嘉宾
9月21日(星期一)
12:00-13:00
大学新生
心态调适
李晓娟  西南大学文学院辅导员
岳  莉  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二学生
9月22日(星期二)
12:00-13:00
大学新生
学业规划
李兆玉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靳俊喜  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
9月23日(星期三)
12:00-13:00
大学新生
资助政策
杨仕国  市教委财务处副处长
付桂玲  市教委财务处干部
黄亚凝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9月24日(星期四)
12:00-13:00
大学新生
职业规划
张  斌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张雪松  四川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9月25日(星期五)
12:00-13:00
大学新生
人际关系
蒋  霞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陈  娟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干部
郭  婧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学生



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不得转载,下载仅用于个人学习目的,本栏目拥有权力为作者主张著作权,如有侵权必将追究

|消费主张|
重庆本地最具公信力生活消费服务类节目
首播  重庆FM96.8 每天10:00-11:00
|老师来了|
中国首档以老师为主体公益教育类节目
首播  重庆FM96.8 每天12:00-13:00
                     
润泽与你,快乐相伴
润泽
巨蟹座,80后,主持人
全媒体策划人、教育产业、微博段子手
微信:焦润泽DJ 微博:@焦润泽DJ
点击底部 | 阅读原文 | 收听重庆之声全天节目
按时段回听10点或12点内容即可
FM96.8 AM1314双频同步直播
家中电视机顶盒选择广播收听
互联网www.cbg.cn 点击直播   
APP客户端“蜻蜓”搜索重庆之声
直播时段咨询:023-63857201
                    023-63857202


点击底部 | 阅读原文 |
收听重庆之声全天节目
重庆之声 声声入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7 01:10 , Processed in 2.9617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