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外课堂,村中画室 ——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金成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230

帖子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8: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在距离上海大学仅有2000米的葑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画室,那里每天有成群的居民、工人、上班族、大学研究生出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苏金成就是这里的领头人。
✤  ✤  ✤
传新记者:万家兵 陆玺妃
编辑排版:陈周天

苏金成在画室

“文化人”让村委会变画室
苏金成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一名教授,主攻宗教美术。2013年,他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上海市宝山区葑村村委会主任陈慧琴,村主任经常邀请他到村里坐坐,他发现村里的图书室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利用,索性和村主任商量把原来的图书室改造成了一间画室。
苏金成画室工作台上的毛笔
起初,他只是希望提供这样的一个空间,让这里的居民还有附近工作单位的员工可以到他这里来喝茶聊天,交流关于书画、关于艺术的问题。渐渐的,知道他这里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定期过来,为了让经常拜访的人可以找到他,苏金成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就都在这间画室待着,也开始免费教他们画画和书法。葑村画室也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居民们随时来随时走,人最多的时候每次可以达到20多人。
苏金成注重儿童的美术教育,附近的小孩子们到他这里学画画,他都给他们用最好的材料,有时候还请研究生过来帮忙上课。苏金成不好意思让研究生们到这里免费上课,每次还要支付研究生一笔费用,后来家长们会自发的交一些材料费,但和在其他地方补课相比,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公益性的行为了。

小朋友的作品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苏金成说他已经习惯了帮助别人答疑解惑,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的不同,然而葑村的画室无疑带动了当地文化氛围,不仅对于村民是一种文化熏陶,也受到了上级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高度关注。
病魔突袭愿回报社会
“我最自信的就是我的身体,我不做行政、不经商,只一心搞学术,我觉得学习是一个个人的事情,这辈子我都不需要去求别人。”以前的苏金成觉得自己虽然帮助过很多人,但可能永远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然而他最自信的身体却出了问题,他需要别人的帮助。
2014年初,苏金成身体不适,住院输液时突然昏迷被确诊为暴发性肝衰竭,紧急转院治疗。医生诊断后,决定立即对其进行肝移植手术。幸运的是,匹配的肝源很快就找到了,但与此同时,上百万元的医疗费让苏金成的家人近乎绝望。
“那真的是一个遭受巨大痛苦又花费大量金钱的手术。”昏迷中的苏金成事后才知道,在他入院的同时,他的亲戚朋友、校友、单位同事以及葑村村干部自发地为他捐款筹钱,帮他找医生。“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整个美术界都在救我。”苏金成感慨道,“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些钱是不知名的人捐的,还有像十块钱这样的,可能就是一个孩子出于自己的爱心捐的。”
当时苏金成的孩子只有三岁,“他们不仅救了我,还救了我的家人,如果我出了什么事,他们怎么办呢?”苏金成说。
“所有的苦难都跨越过去,那么它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一种财富。”人生过半经历生死,不管是人生观还是世界观,苏金成都经历了一个跨越。这种人生的改变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上,还体现他要回报于社会的爱心上。病愈不出半年的时间,他就回到了葑村的画室,继续授业解惑。

上图:苏金成《巫溪山居》,生宣水墨
1998年写生于大巴山下巫溪县大宁河畔

下图:苏金成《无缘对面不相逢》,生宣水墨
138cmX69cm,2016。

(图片来源于微博上大美院苏金成)

礼佛知事,性格使然
记者和苏金成是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相遇的,那时他刚刚到达,一进屋,苏金成就点上了一炷香,可以看出这是他的习惯。
苏金成在读硕士时偶然接触了佛教,并逐渐受其魅力感染,把其作为自己的学术核心,主攻宗教美术。读博士的期间,他住过两年寺庙,和当地的住持都保持了熟识的关系。或许就是因为宗教对于他性格的塑造,使得他愿意在专注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余,把大部分时间留给那些居民,帮他们答疑解惑,了解艺术的魅力。
葑村画室的建立也是因为其旁边坐落了一座金皇讲寺。许多人大概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僻静的所在,金皇讲寺是由葑村当地为了满足老百姓的信仰需求而建。也就是在那里,他结识了村主任陈慧琴,并一举促成了葑村画室的建立。

金皇讲寺大门(图片来源于网络)
跟随苏金成拜访金皇讲寺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无疑是一个僻静,可以安心礼佛的好去处。苏金成说自己经常要到这里来吃斋饭,“我每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都会把自己的学生拉到这里来上课,让他们切身感受宗教文化和宗教美术。”

小善行胜过大善念


苏金成东南大学硕士毕业,在中国美院读过博士后,在清华、北大做过访问学者。作为一个美术学家,他辗转过许多城市,结交了许多朋友,一个相当成功的人士最终却选择了留在上海,留在葑村,他说是责任感、是爱心,让他这样做。
作为一个老师,许多人到这里来向他咨询书画的收藏问题,咨询孩子的美术教育问题,咨询自家的装饰挂画怎么选,他说这是他的专业所以他怎么能够不回答呢?
公益活动对于苏金成来说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在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却没想慢慢地就做出了意义来。现在他还是安徽省淮南市圆梦扶贫助学慈善基金会发起人之一,在自己的老家办慈善,他说“再大的善念也不如一点善行。”
现在的苏金成是“宝山好人”,身上拥有十几个好人称号。不过对于名利,他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首先“利”对我来说肯定是不重要的,至于“名”,如果对于我的宣传可以带动一批人投身于公益活动,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宣传,有时候还可以帮其他画家做做宣传推广,那也算是一件好事。”

苏金成工作室全貌
未来,苏金成还想扩大葑村画室的规模,然后多叫一些研究生参与进来。他在美术界有那么多朋友,他想把资源整合利用,让他们来这里搞茶话会。不仅仅是美术,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价值观,苏金成愿意在这条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7 22:32 , Processed in 2.3354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