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新生入学指南】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教务处负责人 作客《老师来了》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237

帖子

10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0: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大学新生入学指南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时,各路学子已纷纷准备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此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幸运儿们,他们是对新环境最期待也是最陌生的一群人,为了让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9.21日到9.25日市教委联合FM96.8重庆之声《老师来了》节目通过五期节目对大学新生入学重要关注点进行梳理和帮助,节目分为心态篇、学习规划篇、政策资助篇、职业规划篇、人际关系篇,节目中邀请权威高校老师与学生代表作客直播间,主持人与嘉宾通过贴近学生的语言样态与生动的故事科学合理的分析大学生当下入学面对的问题并提供解决之道。
《老师来了》本期直播主题:大学新生入学 学业规划篇
本期嘉宾:
靳俊喜   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兆玉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前言:有人说:“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没有逃过课、没有谈过恋爱,人生不完整。”按此理论,我的大学人生极其不完整;也有人说“university”音译就是“由你玩四年”,但从我现在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理解也是存在巨大偏差的。大学生活究竟怎样过,且听我们跟你慢慢说

一、大学学习变化
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变化1:内容多了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

变化2:自习多了
中学里,经常有老师占用自习课,让同学们非常苦恼,大学里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

变化3:老师管得少了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变化4:讲课快了

大学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听课的同学连翻书的时间都没有。

变化5:没教室了
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二、大学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大学学习紧不紧?要修多少个学分才行?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大学都是实行修学分制(4年约修150个学分),修完学分就能毕业。许多大学每天都安排十几节课,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多,当中并没有午休时间,课时可由自己安排,学校一般规定每学期最多修40几学分,最少也该20学分,但一般情况是修26~30个学分左右就可以了,一天也就是5~6节课。许多学校都是由自己选老师,所以老师选得好坏就十分重要了,同一种答题;因为老师改卷的松紧度不同,考试成绩就会大不相同了(会相差很大)。

2. 大学的考试是什么样的?
大学安排考试时间不同中学,差不多拖2个星期,每天只考1科。说实在的,有些课程不用很多时间复习(比如马哲、毛思、邓论、法律基础……)只要考前看看就行了,考过一门就放掉一门,不要太留恋。

3. 平常学习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科目上?
平时把重点放在一些主要的科目,比如英语、高数、专业课的基础课。大一的多数专业会碰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些就有点困难了,大家要加油学!英语分成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精读跟高中里差不多,注重语法词汇;泛读是看英文原著;如听力你们觉的有点不适应时,平时就要多听听VOA……口语课要活跃。

4. 搞好同学关系是成绩良好的基本保证
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最好把班级里的同学都认识一遍,虽然也比较困难,因为有些同学较内向,但是,当到了做书面作业或交考试作业时,你就知道这有多么好用了(有些人的笔记非常清晰的)。第二件事:大学旷课是经常的事,要学会旷课或被点到缺席时如何找出合理理由(并非本意,也有些不好),但这也是必修课(要注意了;有些学校的老师发现一次旷课就当你以前都没有来上课),因为大学生活不同高中,有些课认真去听也不会有收效。我们应该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就是大学。

5. 参加社团会不会影响学习?
大一的聚会、联谊(AA制)特别多,一般都是些社团、同乡会等,你可随意参加,那些活动其实都不错,可以让你更加了解大学生活,帮助你适应,也扩大你的交友圈,当然也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认识多一点的人真的对你帮助很大,他们能教会你很多东西,帮助你更好成长,少走弯路。外地的学生可以利用大一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因为只有大一才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情。

6. 教材不一定买新的--借书买旧书都是好选择
新生入学,可充分利用旧书(课本),从旧书市买或者找同乡的学长借。学长们都是很爱护师弟师妹们的!而且很多书也没必要买,比如什么毛思,马经,军理之类。尽量别挂科(其实这点上面已讲得很多了)!

三、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
有些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填报的志愿有些盲目,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对专业并不喜欢。现在本市很多高校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搭建了大平台,新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到了二年级才分专业、上专业课,所以你有很多时间来考虑志向。而许多大学普遍实行了学分修课,每星期的课由自己来选,一般分为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

1、专业课:学习目标要明确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在学习专业课时,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以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2、公共课:认识到其实用价值
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兴趣主要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他们愿意听,有兴趣学。但这种兴趣主要是直接学习兴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只限于上课认真听讲,把听课当成了一种享受或是对专业课的调剂。
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例如外语)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

3、选修课:杜绝“捞取学分”
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心理。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四、大学新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是导致大学新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重要原因。

某大学对7个班的148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入学后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的调查,结果发现:40%的大学新生回答“希望有丰富多采的文娱生活”,5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目标不明确”。

另据对某大学物理系学生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学习勤奋程度同高中相比,自认为有所提高的占9%,大体相当的占29%,有所下降的站37%,大大下降的占25%。在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自认为“学习积极主动”的占23%,“一般能完成学业但学习比较被动”的占45%,“对学业采取应付态度”的占23%,“不能完成学业、学习放任”的占9%。这说明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解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而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诸如“他们玩我也玩”,“他们谈恋爱我也谈恋爱”,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控能力。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看到“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所谓“知识贬值”现象,便觉得读书无用,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
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是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五、补充过来人给大学新生的13条学习忠告
1.大学不是中学,不要带着传统高中的方法去学习,上课只是形式,关键还是自学。

2.大一的学习特别重要。第一学期往往能够决定你大学生涯整个的走向。

3.大一你就应该思考四年后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是考研或是争取保研、本科后出国读硕还是在国内连读(本硕连的同学)。这些都很重要,事关你制定、调整大一的学习方法。

4.考虑四年后继续深造的同学要特别注意:各学期学科的考试"绩点"都很重要。绩点是绝大多数高校衡量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标准(请入学后详细了解)。绩点的作用。用句最简单的话说"在大学里绩点就是一切"。

5.学期或学年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学期或学年的平均绩点=所学各科课程的实际考试成绩X各科课程学分/学课程学期或学年的学分。(学期平均绩点;例:语85分,数分87,英92分,各科都是4学分,(85x4+87X4+92X4)/12学分=88=3.7=A-)

6.近年,有些高校采用了“大平台”招生或大一考试结束后;学生可根据爱好去选专业或转学院,但是;转学院和选专业是有前提的,除了有名额限制、及需要面试外,所选学院、专业科目还有不同的单科成绩要求(如:大一不能挂科等)及高绩点(选外语院的;英语考试要过90分)。另外;大二辅修“第二专业”大四的“保研”等,也有同样的限制,还是离不开绩点。

7.第一学期各专业都要学基础课,例如:高数、线代、大英、大物、体育、毛思等,大一的科目,如学习不太适应、不太认真时;期中考挂科(唔及格)的机会还是很高的,但一般到了期末考就较容易过了,不是太离谱一般都可过,所以;相对来讲较难获取得高分。

8.如果你大一出现挂科(期末),就意味着你以后可能会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转院、转专业、奖学金、保研等。

9.大学并非学习付出越多成绩回报就越高,讲究的是学习方法,很用功的学生未必能获得更高的绩点。虽然学习用功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但这就是大学,你可以抱怨但很难改变什么。

10.多数高校是根据你读的不同专业,同一科目教材都有难易程度之分,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是A级难度,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或只有E级难度,各科也如此类推。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理工类大学与综合类大学的同专业学习要求、考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大家不用为此太过担心。

11.大一要学好的科目只有两门:高数和英语。这两科都是都非常重要,且学时长、学分高、关联大,对以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基础科目,这两科影响“平均绩点分”也较大,学习时要去理解、要用时间才能读好,高数的微积分、英语的口译比较有用(中级口译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忽视。其它科不是不重要,但一般都相信“临急抱佛脚”有机会考出好成绩。

12.大一(上)学校允许或有条件时也可参与选修,但不适宜多选,应将精力放在调整和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上,平时都是几个班一起上大课,但没有什么“班”的概念。有配班主任,但一学期可能也没见几次。

13.有些学校没有补考制度,如果你这门课不及格的话,没有补考,只有重修,重修就是和下一届的同学一齐重新学习,重新考试,直到修满学分为止,重修是要付钱的,以学分计算。

《老师来了》本周节目早知道

播出时间
节目主题
访谈嘉宾
9月21日(星期一)
12:00-13:00
大学新生
心态调适
李晓娟  西南大学文学院辅导员
岳  莉  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二学生
9月22日(星期二)
12:00-13:00
大学新生
学业规划
李兆玉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靳俊喜  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
9月23日(星期三)
12:00-13:00
大学新生
资助政策
杨仕国  市教委财务处副处长
付桂玲  市教委财务处干部
黄亚凝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9月24日(星期四)
12:00-13:00
大学新生
职业规划
张  斌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张雪松  四川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9月25日(星期五)
12:00-13:00
大学新生
人际关系
蒋  霞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陈  娟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干部
郭  婧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学生




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不得转载,下载仅用于个人学习目的,本栏目拥有权力为作者主张著作权,如有侵权必将追究
|消费主张|
重庆本地最具公信力生活消费服务类节目
首播  重庆FM96.8 每天10:00-11:00
|老师来了|
中国首档以老师为主体公益教育类节目
首播  重庆FM96.8 每天12:00-13:00
                     
润泽与你,快乐相伴
润泽
巨蟹座,80后,主持人
全媒体策划人、教育产业、微博段子手
微信:焦润泽DJ 微博:@焦润泽DJ
点击底部 | 阅读原文 | 收听重庆之声全天节目
按时段回听10点或12点内容即可
FM96.8 AM1314双频同步直播
家中电视机顶盒选择广播收听
互联网www.cbg.cn 点击直播   
APP客户端“蜻蜓”搜索重庆之声
直播时段咨询:023-63857201
                    023-63857202

点击底部 | 阅读原文 |
收听重庆之声全天节目
重庆之声 声声入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7 06:17 , Processed in 1.97175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