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级校长、特级园长、特级教师……这几位上海基础教育界的“老法师”组成的教育梦之队,将圆梦启航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255

帖子

10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4: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技幼儿园、世界外国语小学、南洋中学、上海小学都是上海滩上名气响当当的学校。试想一下,这几所学校的前掌门人聚在一起办学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如今,这个黄金组合就在位于浦东的一所16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

最近,在位于“上海硅谷”张江高科技园区所在地——浦东唐镇的上海民办东方外国语学校,就低调地迎来了一批教育界大咖入驻。

来随意感受一下这些大咖的分量!

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WISE全球教育创新峰会特聘专家袁刚出任总校校长;

原南洋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王以出任总校分管中学的副校长;

原世界外国语小学副校长、原七宝外国语小学校长吴瑞莲出任总校分管小学的副校长;

原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园长、原科技幼教集团总院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高一敏出任总校分管幼儿园的副校长……

那么,这所似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是怎样揽入这支教育“梦之队”的呢?日前,小编走进这所学校一探究竟。


新模式
专业机构托管学校


走进东方外国语学校,第一印象就是“大”。这所毗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学校,占地 277 亩,建筑总面积达 103448 平方米。把校园里角角落落走马观花逛上一遍,也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

从航拍视角感受一下学校的面积

偌大的校园内,教学中心、艺术中心、图书信息中心、体育中心、标准运动场以及室内游泳池等一应俱全。花园式的校园里,有着温馨的砖红色大楼、随处可见的绿树成荫、还有两条从校园里穿流而过的活水河流……漫步在校园里,仿佛身处文艺气息浓厚的大学校园。

学校建筑以温馨的砖红色大楼为主体

校园内穿流而过的河流

到了晚上,河畔夜景是这样的

不过,让举办者颇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所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办学15年来,却一直表现平平。

如何让一所学校的“颜值”和“内涵”都再现?学校请来了专家“把脉”,在前期考察后,专家们建议按照上海市教委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新举措,选择集团化办学和委托管理的新途径,聘请专业机构作为托管单位,依靠资深专家的卓越团队来扎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品质。2018年,上海民办东方外国语学校正式委托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进行全面管理。

提到这个中心,可能不少人还有点陌生,但它的简称更为人熟知——STEM+研究中心。STEM+研究中心是市教委批准建立的的STEM教育专家智库,是上海市教委在基础教育阶段批准建立的四个“长周期实证教育研究项目基地”之一。中心面向K-12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STEM+项目/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项目和活动以及基于数据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和实证研究。

中心常务副主任袁刚出任总校校长。小编到学校采访时恰逢袁刚走马上任不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教育国际交流的先行者,他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有过多项成功的合作项目。尽管见过“大世面”,但他对于这次挑战仍然充满期待。

袁刚的身份几乎是“无缝切换”。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中心团队已经为学校理清构架、按照集团化办学、实体化运作的思路,搭建了总校一体化统筹管理、中小幼三个部独立运作、从幼儿3岁开始16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组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梦之队”和专家发展指导委员会……事实上,在接到托管意向时,中心已经对学校进行了详细的前期评估,和委托方沟通托管目标。

这个偌大的校园,袁刚也已用脚丈量了无数遍,对于每个角角落落都了然于心。小编在校园里和袁刚边逛边聊,走到校园的不同角落,对于校园每一处未来将如何规划改造,袁刚心里早有一张清晰的图纸。

作为总校校长的袁刚把自己的身份比作是一个学校的“大管家”。在新的管理模式之下,总校层面将负责整体资源统筹协调,这样各个学段的校长可以从各类琐碎事务中脱身,聚精会神办教育。


学校宿舍

新团队
顶配黄金组合了解一下?

那么,STEM+研究中心究竟是如何对学校进行托管的呢?

委托管理就是对学校人、财、物和事的全面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人的管理。学校举办者再三明确由委托方负责“组阁”,为此,中心首先做的一件大事的就是汇集了一批教育界“老法师”,集体为学校的发展“问诊把脉开方”。全面托管后,中心聘请了一批成功创建了徐汇教育优质品牌的一流资深专家团队入驻学校。

这些“老法师”的出山和一个人有关——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联系中心主任、原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王懋功。在他的鼓动和感召之下,诞生了这样一支堪称“顶配”的教育管理梦之队。

来看下这份实力相当强劲的名单感受一下~

总校校长
袁刚

现任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WISE全球教育创新峰会特聘专家;曾任徐汇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副站长,徐汇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徐汇区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国际课程体系研究和项目管理、领导国际理解和创新教育课程研发、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等专业工作;多次成功邀请国际政要走进中国学校传播全球使者精神,与世界各地教育机构联合发起的的学生创新挑战活动引起很大反响;他倡导的“为未来而学习”的前瞻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广受瞩目。

总校副校长(分管幼儿园)
高一敏

现任上海市双名基地主持人,徐汇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沪上幼儿园第一位正高级教师;曾任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园长,书记,上海科技幼教集团总院长。曾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界赴美国参加国际名校长论坛、哈佛大学中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并担任发言嘉宾。

附属幼儿园园长
徐菲

曾任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副书记、执行园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等各项荣誉。

总校副校长(分管小学)
吴瑞莲

曾任徐汇区向阳小学副校长;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副校长;广东省深圳百仕达小学创始人、终身名誉校长;闵行区七宝外国语小学校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一等奖、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小学部校长
方振玉

曾任建襄小学副校长、东二小学、上海小学校长。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总校副校长(分管中学)

王以权

曾任上海市中国中学、徐汇中学、南洋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在其任内南洋中学成功创建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曾担任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顾问、上海市督学、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汇区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

中学部校长
陶恩得

现任徐汇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曾任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交流学院副院长。

不难发现,这些教育大咖们在教育的不同领域各有专攻,这样的组合汇聚到一起,强强联手办学,成果可以说很值得期待了!


新课程
让校园生活充满惊喜

有了专业团队的黄金组合,学校的新课程体系规划也在紧锣密鼓设计之中。小编已经为大家探听一二。

据袁刚介绍,“新东外”的新团队将秉承“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办学理念,借鉴徐汇教育“寻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之路”的实践经验,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浓厚的科创氛围,利用新团队独特的国内外教育资源,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的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学习共同体”。


袁刚表示,请来一批创建徐汇教育优质品牌的老法师入驻,并不意味着徐汇经验的简单复制。他强调,在新时代,“新东外”将立足浦东,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严峻挑战,办一所“面向未来的新学校”

那么,未来的学校教什么?东外的新团队清醒地认识到,在民族复兴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教育育人的本质将更加凸显。他们形成的共识是“倡导学生为未来而学习”。在东外新团队看来,良好品行、全球视野、创新素养、强健体魄都是面向未来的人才不可或缺的品质。为此,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形成了新东外课程的四大特色:

养成教育扎实

立德树人是东外办学的根本任务。“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在谈课程特色的过程中,不同学段的几位负责人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到了“养成教育”。

总校副校长王以权表示,在东外,“养成教育”将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目标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据介绍,针对不同学段,学校将设计适合不同形式的活动和实践,进行浸润式的养成教育。据王以权介绍,学校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定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提出“规则意识、责任担当、交往合作、自主发展”四项德育内容,四项内容贯穿六年级到九年级的四个年级,每项内容都有分年级递进的德育目标,每个年级有各自的侧重点。

四项内容覆盖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有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行为和心理的训练,有按计划推进的主题校班会,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学生的讨论探究,更有课堂教学中养成教育目标的落实。

中学部校长陶恩得表示,养成教育的背后是思想、思维方式的训练,是从习惯到思维,再到养成新习惯的精细化培育的过程。“学校会把养成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相信有了这些素养打底,未来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发展都将不成问题。”

在小学部校长方振玉看来,学校教育的功夫和效果应当反映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之中。东外的养成教育将重视内容的时代化和儿童化、重视形式的针对性和活动性,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体验、锻炼和提高。

外语教学见长

外语特色是东外教学的鲜明标志。小编了解到,作为一所以外国语冠名的学校,外语教学特色是“与生俱来”的。

曾经创办过三所外国语学校的吴瑞莲表示,看一所学校是否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外国语”学校,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备英语直接思维。瞄准这一目标,未来,东外的英语课堂在建班形式上,将推行小班化教学,采用全英文授课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的应用和实践,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吴瑞莲还透露,在教材方面,以小学阶段为例,东外将同时使用牛津英语教材(英音)和佳音儿童英语教材(美音)。“两种教材同时使用可以让孩子面对不同场景,接触不同的人时切换自如。”英音和美音教材混用对学生而言是否可以接受?吴瑞莲表示,从世外、七外等几所学校经验来看不成问题。而且学生学到一定阶段后,是可以摸索出互相转换的规律的。

除了基础性课程特色之外,东外还将推出一系列英语拓展性课程。比如,将在小学阶段高年级开设《漫游世界》的拓展性课程,在语言学习应用的基础上,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同时,外语特色还将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之中,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生们也将有机会利用假期赴海外姐妹校进行交流体验,加强文化沟通。

吴瑞莲强调,英语学习是一个工具。东外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会只停留在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更要激发学生应用工具去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建立批判性思维。

科技创新领先

科技创新是东外发展的崭新亮点。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幼儿园二十多年特色办学的经验在上海独领风骚,STEM+研究中心也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中心已经开发了从幼儿园贯穿至高中的成熟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在东外学生的课表上,STEM+课程自然也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袁刚介绍,STEM+课程的内容不同于以往学生们的做若干个实验,是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一次STEM+项目的课程,是工程思维的贯穿,注重的是跨学科的多种素养协作。

STEM+研究中心在项目本土化落地过程中花了大量的心思,从学前到高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进行重新设计开发,每门课程都是一个从真实情境出发、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过程。

STEM+课程的探究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袁刚举了一些例子:从生命科学领域有《蔬果超市项目》《设计水光培系统》《可持续的食品生产和加工》等;从健康医疗领域有《披萨店项目》《制作运动饮料》《制作呼吸训练器》等;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有《制作太空睡袋》《设计智能洁净屋》《设计天宫X号》《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等;从物质科学、材料工程、新能源领域有《制作防水再生纸》《超轻网球拍》《可持续发展的混合动力车》等;过程中,学生还能将移动学习、3D打印、开源电子积木、机器人、新型材料、可视化编程、Arduino智能控制等新技术融入课程。

高一敏表示,在STEM课程本土化过程中,东外将进行课程统整,让教学更适应本土学生。以幼儿园学段为例,STEM课程实施的总体理念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关注孩子的探索、专注、互动、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建构将通过一系列跨学科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实施进行。“通过这些主题活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为他们的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据高一敏介绍,在幼儿园阶段,东外还将进行IB课程、Newbeat 新节奏课程等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统整语言、社会学、科学、社交、体育等学科,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同理心,责任心,爱国心,形成“东外附幼”鲜明的办学新特色。

在此基础上, IB课程的幼小衔接、中小衔接都会有序推进。


健康素养凸显

健康第一是东外坚持的办学宗旨。这一点从学校完备的体育设施上就可以体现了:标准足球场、室内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室内体育中心……除了设施上的保障,袁刚还表示,学校将作为儿童体质健康管理项目实验基地,引进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力量,联合建立“上海东方外国语学校学生运动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学生体质体能评估干预,让运动变得更科学有效。

据介绍,该项目将基于学校的16年制的一贯学制的特点,可以对学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进行不间断的追踪式测试和研究,从而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运动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数据积累进而探索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对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适应能力、生理发育等多方面进行科学检测和持续检测,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运动方案,提升学生体质体能。

此外,学校还将借助专业机构资源,开展荒岛求生、马术、滑雪、帆船、潜水等一系列户外体验项目,让学生通过这些特别的体验获得成长。






学校运动场地



师资培训
从输血到造血

当然,办学者也认识到,学校要有长足发展,并非引入一个实力强劲的教育管理团队就万事大吉。只有激发每位教师的内生动力,才能获得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学校针对各学段都打造了一系列师资培训计划,变“输血式”托管为“造血式”构建。

据王以权介绍,徐汇区的一批专家、优秀教师等将组成教学指导团,定期入驻东外听课评课。东外的教师也将赴徐汇区的学校进行交流培训,在切磋交流中快速成长。

吴瑞莲表示,学校将通过校本教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培养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除了外请智囊团进行指导之外,学校还将注重以教育科研项目为引领,让教师在承担项目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还将推出一系列教师激励计划,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幼儿园学段,这样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东外幼儿园园长徐菲表示,幼儿园已经对在职教师就新课程理念等进行培训,从而更好地在理念上融合,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新模式、新团队、新课程之下,这所学校是否将成为上海教育界的一匹黑马?值得拭目以待!


如果你对这所学校充满好奇,想进一步了解。不妨趁即将到来的校园开放日亲临校园感受一下吧。


上海民办东方外国语学校将于4月21日、22日分别举行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的“校园开放日”。

其中,幼儿园将安排走走跑跑、做做玩玩、看看说说、唱唱跳跳等活动体验;小学部开放日将安排Happy English、游戏天地、阅读乐园、STEM王国、手工作坊等活动体验;中学部开放日将安排国际理解、STEM创新、快乐运动等活动体验。

据了解,幼儿园今年招收托班、小班学生;小学部一年级、中学部六年级,今年将分别招收120名学生;学校提供良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家庭需求。

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不妨通过学校官方微信或校园网预约登记吧~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大学bbs论坛  

GMT+8, 2025-5-8 05:34 , Processed in 2.11900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